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镇江
云开光耀!携吴王故事而来的“金山湖画舫”,看一眼就美哭了……
时间:2023-08-10 作者:

在夏夜的微风中,乘坐金山湖画舫,溯古追风,品味镇江独特的晚霞风情。

image.png

云中漫步/摄

“云开光耀金山湖画舫游”的汉服小姐姐特别会讲故事,坐在船头的她,一边给大家画着沙画,一边给游客分享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的《竹青》故事:说的是湖南人鱼容落地归家,回家路上盘缠用尽了,又羞于行乞。在吴王庙饿得死去活来,朦胧中有一个人带着他去见吴王,吴王给了他一件黑衣,鱼容穿上黑衣后,化为乌鸦,和鸦群一起立于江上舟船的帆樯之上。船上客旅争相以肉饵抛给它们,鱼容和众乌鸦一样在空中接食物。吴王还配给他一只雌乌鸦,叫竹青。

image.png

小姐姐告诉游客们,这个故事里面的“吴王”,不是指孙权,而是甘宁。

三国名人中,有很多被后世神化的,甘宁的神化是在南宋,官方加封甘宁为“昭毅武惠遣爱灵显王”,很多地方都建有甘宁的祠庙。

甘宁祠有个明显特征,庙前多大树,常有乌鸦停在上面栖息,相传这就是甘宁的勇士,甘宁常遣神鸦保佑舟楫客旅,时人称之为“吴王神鸦”。古时,镇江沿江建有很多座“吴王祠”。

image.png

image.png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关于佛狸祠,一种解释是语文课本上告诉我们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祠,拓跋焘小名佛狸,行宫后来改为太祖庙,称佛狸祠;还有一种解释,这吴王祠也就是甘宁祠。这里的“佛狸”只是指“狐狸”,野狐出没的吴王祠前,神鸦纷飞,社鼓作响。

image.png

云中漫步/摄

江风中,汉服小姐姐细品一盏香茗,遥指北固山北,告诉游人们,传说江畔曾有一座吴王庙,可能那就是民间的“甘宁祠”。

image.png

一位老伯伯抚着银须,笑道:“其实孙权将镇江作为军政中心时,沿袭的是侯爵,也不是吴王,但民间演义后来都称之为吴王。”

确实,北固山有很多古迹,都和孙权策划的“刘备招亲”有关,相传刘备来到镇江与孙权同游北固山,刘备见有一块巨石,便拔下随从身上的佩剑,仰天默祷:“若能返回荆州,成王霸之业,剑下石裂,若死于此,剁石不开。”手起剑落,巨石应声而裂。

孙权也向天祷告:“如能再取荆州,兴旺东吴,石头也裂为两半。”随即举剑劈开另一块石头。两人暗暗自喜,于是留下了两块试剑石。

狠石山下的石壁上刻着“溜马涧”三个大字。溜马涧在两面云崖夹峙间,地形非常险峻,传说是孙权和刘备赛马的小道。  

image.png

image.png

一位紫衣汉服的青年,轻摇折扇

孙权自公元200年继位统领江东到逝世为止,前后长达52年,是三国时代在位最久、最长寿的帝王。他以江东六郡为依托,开拓进取,雄踞江南,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不愧有一代英雄之称。

image.png

那位斟茶的汉服美女告诉游人:“在北固山的历史上,还有一位吴王和这座名山结缘。”

“山云欲到龙初起,池水空清凤未还。”北固山下有凤凰池,池上高立洁白如玉的凤凰雕塑,池旁假山丛丛,花卉环绕。古时池中有座亭,名叫凤凰亭。

元朝末年,恪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元璋在江南称“吴王”。朱元璋虽出生在安徽凤阳,但他的祖籍却在镇江地区的句容,《明史·太祖纪》:“高皇帝讳元璋,先世徙句容,后徙泗州。”

至正16年,吴王朱元璋领兵攻打镇江时严令三军:“攻下镇江,不烧民房,不抢财物,不杀百姓。”所以克城之日,“城中晏然”“民不知有兵”,他得到镇江百姓拥护。至正25年张士诚进攻镇江,这时朱元璋已自立为吴王了,立即从南京赶来,亲自督师抵御,击退张士诚,大获全胜。

image.png

清人周伯义编的光绪《北固山志》中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不仅重视镇江的城墙建设,而且看重人才的选拔。有一次,他驾临镇江,听说北固山下有一个凤凰池,曾有凤凰飞过此地,他认为这是镇江地方上有杰出才俊的象征。于是,他在池边的亭中召见镇江地方上的一些士绅如丁熙拱等知名人士谈话,叮嘱他们要“守法、守业、守诚”,希望更多的文人出来为国家效力。

当时随朱元璋一起到来的还有庐陵诗人王臣,他写了一首诗记录此事,诗中有"山云欲到龙初起,池水空清凤未还"等名句。

image.png

如今,乘船夜游在北固山下江畔的北固湾,一边是壁立千仞北固山,一边是滚滚东去长江水,水上栈桥两边的木质汉阙灯古色古香,曾经是一片神鸦社鼓吴王祠的江畔,现在是“东吴文化长廊”。听游船的小姐姐讲述历史典故,恰如体验一幅历史胜景画卷,美不胜收。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云中漫步/摄

image.png

image.png

漫天星光璀璨夜,心潮澎湃北固湾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