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镇江
【听历史游镇江】诗话镇江之潮落潮生渡口风(四)
时间:2021-06-07 作者:

西津老街之上,青灰色的古式建筑,光可鉴人的旧石板路,古朴悠然的气质映衬出昔日的繁华宜人。在西津渡街第三道券门的背后,一座白色喇嘛塔当街矗立。据说行人自塔下走过,即受到了神佛的庇佑。此塔名昭关,建于元代,至今已经历过600多年的风雨沧桑。

image.png

昭关石塔旁是一处佛教寺庙——观音洞,相传始建于唐代。

与观音洞毗邻的是一座道教寺观——铁柱宫。短短的一条小街上,寺观相连。可以想见,在近千年的时间跨度中,当西津渡已经成为横渡长江的重要港口时,长江天堑之于当时的交通工具仍然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扬子津望京口》诗里感慨道:“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面对难以卜测的风浪,人们在渡江北上时惟有向神灵祈祷许愿以求平安,而渡江南来者亦向神灵拜谢赐予的“慈航”之恩。

西津渡寺观的香火旺盛了数百年。然而,神灵的庇护依然无法化解天堑的凶险。史料记载,从西津渡北渡瓜洲,每遇疾风来临,江上黑浪如山,顷刻间樯倾楫摧,落江遇难人的呼救之声惊天动地,船覆人亡的惨剧频繁发生。

滔滔江水催生出中国最早的水上救生机构——京口救生会。在西津渡街上,我们还能看到清代救生会的遗存。救生会成立于康熙四十二年,由镇江士绅蒋元鼎等15人共同捐资发起。会所内,陈列着一只复建的救生红船,扁长的船身上,安置了5对船桨,以便多人划行。船头置一面铜锣,红船起锚时铜锣敲响,江面船只远远听到便避行让路。

image.png

(图片来源:镇江文明网)

救生会建立后,官府也仿效民间救生船的模式,成立义渡局,官造护漕船只,对过往商客民船也一并救助。从此,古渡上钟声梵音步响,大江之上红船往来穿梭,兴盛一时。

江河之上,凭人力驱使、御风而行的航运模式,历经千百年没有大的改变;镇江控江河要津、扼漕运咽喉的地位,历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未见动摇。然而,数千年的奔流之后,曾经孕育了这座城市的长江水却渐行渐远了。

随着长江水势的变化,隋唐之前阔达40余里的江面,到宋代就只剩下18里,至民国之时,镇江北面的江心已经淤积出一片新的陆地,促狭的航道使江沙淤积愈加严重。

又是数十年沧海桑田。如今,曾经紧邻码头的西津渡街已远离江水,沿江一线排列的众多码头也陆续迁移。在镇江城区再也见不到码头的痕迹。

image.png

(图片来源:摄友之家zjunss)

渡口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为了纪念西津古渡曾经的辉煌,人们将这条码头附近的街道命名为西津渡街。

西津渡街的尽头,一块高耸壁立的石崖挡在面前,这就是蒜山石崖。当年石崖之下即为滚滚长江。然而随着岁月流转,当年拱卫西津渡口的蒜山石崖如今距离长江江岸已有300多米之遥,一条新建的长江路横亘在当年的西津渡与滚滚长江之间,就这样戛然阻断了历史。


新闻中心